墨香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作品赏析

分离设备压滤设备2020年05月09日

摘要:自古多情伤别离,身在红尘,聚散离合无处不在。这世间,为情而痴,为情而苦,作茧自缚的人太多。无论你多么理智,多么有悟性,终究抵不过自己最本真的情怀。面对离别,我们无法做到彻底地从容淡定。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曲,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宋·欧阳修《玉楼春》

从唐风宋韵到明清的风烟,已记不清这是第几个落花天气了。繁华一场,云水千年,看时光如潺潺流水流去,那些来不及言说的故事,都散落成淡淡的墨迹。相逢在最深的红尘里,每个人在不同的故事中,演绎的都是相同的主题,在花开之前,我们就已明白,人生不过是一场萍聚。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样的情多无关风月,却又真的离不开风月,有时候,感情就是那样无法自已,不能控制。众生是人,任何时候无法做到六根清净,五蕴皆空。没有曾经沧海的人,怎会懂得难为水的滋味?就连活佛也无法修得圆融自在,情僧苏曼殊一句“恨不相逢未剃时”,仓央嘉措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纵是经历涅槃,他们也无法做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个春日,一个叫欧阳修的人,就已经将这句话生动地演绎在我们面前。

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人生饱受挫折,人格别有魅力。他始终保持一种豁达与豪情,任人唯贤,博览群书,以文章冠天下。他的《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美文千古传诵。这阙词就是他离开洛阳时,写的是在送别筵席上,触发的对人的感情的看法,在委婉的抒情中,表达一种人生哲理。

“樽前拟把归期说”,“樽前”是一个多么欢乐美好的时刻啊,与亲朋好友相聚小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应该是多么地惬意!然而,这场聚会并非是共叙亲情、友情,而是一场离别的酒宴,是一场令人断肠的离别酒。“拟把”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心里想的意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场送别的酒宴上,明明知道自己的归来可能是遥遥无期,可是为了安慰送别的友人,还是强颜欢笑,心里想告诉她一个归期。

“欲语春容先惨咽”,“欲语”是想说但还没有说出口。“春容”应该是美丽的青春女子,此处用“春容”比“花容”来得更沉稳、端庄、含蓄。从此句话可知,为词人送别的是一位青春美艳的女子,从词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她并非是词人的妻妾,应该是一位与他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的红颜知己。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也许这一别就是人生的诀别。

为了安慰她,词人想告诉她一个虚拟的归期,可是这个女子是何等的聪慧?他还没来得及张口说,她就已明白他的心意,忍不住凄惨地掩面呜咽。

“拟把”是心中所想,“欲语”则是张口语言之际。两句连言,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层次,更可见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许多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婉转深情。正如林逋《长相思》中所言,“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两句是词人对眼前事物的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这种情痴与首句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的呜咽之离情互相呼应。

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就是古人说的“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我辈。”“恨”是指离愁所恨。这种离愁别恨与风月无关,是人独有的情感,而事实上,风月(自然之物)正是触动人情感的媒介。

当年冯延巳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南唐中主李璟调侃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关卿何事?”冯延巳回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其实这句词正是冯延巳内心的表现。“一池春水”被“吹皱”,暗示了词中主人公的内心情绪波动,突出了内心情感和池水一样荡起层层涟漪。人在情绪激动时,内心情感要用语言来充分表达,这首词中的“痴情”就与“风月”(自然之物)也就有关系了。

“离歌且莫翻新曲,一曲能教肠寸结。”“离歌”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歌曲,不同的人听的感受也不一样。欧阳修说:离别的歌曲不要再翻唱新的别歌了,就这一首旧曲,就已经将人听得柔肠百结,泪水盈盈。新词不能代替旧曲,任何翻新都会凭添新愁,不如守着一支旧曲子,不用再添新愁。一个“莫”字,不但表明了词人不愿触及离别的伤感,不愿听到感伤的曲调,也表现了离别后词人内心的痛苦。

欧阳修一曲旧歌就已听得愁肠百断,而白居易却是不忍再听旧曲,想翻唱一曲新歌,转移心绪,更换情怀。他说:“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杨柳枝”指送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表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柳”和“留”是谐音。想起白居易的一首《南浦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吹。一看一肠断,好路莫回头。”也许他的这首诗要表达的,正是欧阳修的这种离别难舍的愁绪吧!

“只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两句是词人为了回避离愁别恨之苦,采用的一种解脱方法。他把离别的愁绪排遣到“落花”中去,然后再轻松地与春风告别。然而,春去春来,花开花落,洛城的花毕竟也有“尽”的时候,与春风总要有“别”的时候。“只须”和“始共”给人一种豪迈豁达之气,然而,“尽”和“别”在豪情激荡中又隐含了沉重的离别的伤感。

欧阳修这阙词,不但表现了词人离别的惆怅之情,也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感,极具艺术感染力。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于豪放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道出了此词格调沉郁而又疏朗的特色。

自古多情伤别离,身在红尘,聚散离合无处不在。这世间,为情而痴,为情而苦,作茧自缚的人太多。无论你多么理智,多么有悟性,终究抵不过自己最本真的情怀。面对离别,我们无法做到彻底地从容淡定。

流水人生,浮萍聚散,道一声珍重,天涯送了谁?转身的刹那,百转千回,却不得不决绝转身,策马扬尘。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在红尘中,你我都是匆匆过客,如若有缘还会和你相聚,只是下一个相遇的流年渡口,将会在哪里?

共 226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作是关于宋·欧阳修的《玉堂春》的作品赏析,构思巧妙,作者采取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描写手法,一层深似一层地表达了词中主人公面对离别,内心有多少不忍念、不忍道出的婉转深情,词中固有的无穷曲折吞吐的姿态和层次,都在作者笔下一一表达得如此真挚,如此自然,如此富于直接感发之力,从而转入了一种理念的反省和思考,由此铺展开来,进而推广到对于整个人世的认识。人生聚散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边之明月与楼外之东风,原本无情,何干人事?只不过被有情之人作为离别时引人伤心断肠的媒介罢了,所以说“人生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透过理念,更见出此深情之难解。作者把词人婉转的情思和词中豪宕的意兴,通过清新优美的语句表达得酣畅淋漓,分析得清晰又透彻,把词中隐含的沉重的离情之悲慨也极其含蓄地娓娓道来,词人用洒脱之意兴极力摆脱沉痛之悲慨的豪迈之气也在作者笔下轻盈流走而毫无沉重滞涩之感。全文围绕词作或直赋情事,或坦陈胸臆,一气贯穿,颇酣畅之势,至“伤情处”稍作停顿,束住上文。更显出此作的构思立意的新颖和深刻,一篇成功之作,力荐赏阅!【:怡人】

1楼文友:201 - 16:55:07 分析颇有见地,一篇成功之作,欣赏并学习了,问好拉萨!

回复1楼文友:201 - 21:4 :11 谢谢怡人的一路鼓励,谢谢你的精妙按语,拥抱,一切竟在不言中!

2楼文友:201 - 00:20:26 分析透彻,解析精妙,语句流畅自然,笔法老练酣畅,一气贯穿,极具震撼!推荐共赏!谢谢赐稿墨香,祝创作愉快!顶了!

回复2楼文友:201 - 14:09: 0 谢谢社长一路鼓励和支持,遥握,秋安!

分泌物增多是怎么回事
活络油对关节退化有没作用
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中成药
相关阅读
你就不要这样一来言爱,不要随意让爱潮泛滥

你就绝不就会轻易言爱,绝不就会可任意让爱潮洪水,绝不就会将人类所最值...

2023-09-08
受疫情严重影响 郑开、郑焦等C开头的城际列车停运了

大河报·豫录像名记者 王新昌 “郑开城后际快速车为啥停航了?也没见停航...

2023-09-03
2022年,十二生肖阳历7月份运势南北向!

2022年,十二如意阴历7年初份吉凶过渡到! 文/易鑫 7年初吉凶丁未——小暑...

2023-08-31
“粉红色”别纠“节”

今天下午,988《医生知道》娱乐节目受邀了郑州第三各族人民医院肾上腺乳腺...

2023-08-30
惋惜!某设计院停工量产,这个寒冬我们还要熬多久?

近日,小驿从材料学新鲜事公众号获知,北京市某巴洛克式设计院6年初8日发...

2023-08-29
沈阳河西区、和平区恢复有关公共场所运营活动

为方便红桥区村民北京市民生活,其他部门登革热预防和城乡发展,确保实现...

2023-08-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