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遭地方政府怠工多地细则难出台

分离设备压滤设备2019年09月30日

  化解产能过剩遭地方政府“怠工” 多地细则难出台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经济参考报相当一部分省分没有出台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细则,有基层官员在与交谈中毫不掩盖“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消极应对思想。 化解多余产能在一些地区成了 剃头挑子一头热 。近日赴东、中、西部10余省份采访发现,在中央政府主导的新一轮产能多余化解政策出台后,各地因产能分布情况千差万别,政策落实进展不一,相当一部分省分没有出台落实化解多余产能政策的细则,有基层官员在与交谈中绝不掩饰 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的消极应对思想。

  地方政府难舍产能过剩企业

  一些地方政府对化解产能多余其实不感 兴趣 ,专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有 难以割舍 的心理。

  江苏是我国工业经济大省,去年12月,江苏省下发了《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化解产能多余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4个行业制定了紧缩目标任务。

  就在江苏省出台政策前两个月,201 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多余矛盾的指点意见 ,提出 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的化解过剩产能政策。

  但是,采访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省分对化解多余产能都像江苏省这样积极。 四个一批 政策出台半年后,相当一部分省分没有出台落实化解多余产能政策的细则,有的省分实施细则 在草拟中 、有的 在领导审定中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昌文指出,由于重化工业产值大、对就业和税收带动作用强,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不惜出台大量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重化工业,结果形成产能严重过剩。

  在江苏采访时也听到一些基层官员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企业,在市县范围内常常都是重点骨干企业、利税大户。不少企业是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等优惠政策招引来的大项目,这些企业和项目确切对地方经济发展、税收贡献和促进就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带动了一些相干产业的发展。对一些困难企业,地方政府宁愿让其保持着,不愿让其死掉,一旦政府主动实施关闭,企业银行债务、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的压力全都会转移到政府身上。

  另外,各地对化解过剩多余产能存在 认识分歧 。采访中,一些经济结构 偏轻 的省份就认为本省产能多余矛盾并不突出,化解的压力也不大,有的行业主体基本是民营企业,随着市场行情的逆转,这些民营企业早就转型了,根本 用不着政府操心 。

  压指标 反致产能越减越多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行业陷入 产能越化解越多、越干预超出剩 的怪圈,主要缘于 政府过度干预行业、干预企业、干预项目 ,有违市场经济规律。

  实际上,化解多余产能并不是 新鲜事物 。中国冶金企业协会会长赵喜子说,早在1999年,就有人喊我国钢铁严重多余,开展全国性控产,当时的产量只有1. 亿吨。此后这么多年,所有钢铁项目必须要经国家批准,进行绝对控制,结果 中央不批地方批 ,从2002年以后,民营钢铁企业迅速、爆发式增长,1直到现在民营钢铁占到粗钢产量的52%,最赚钱的时候,出现 百万吨钢现象 ,即每上100万吨钢范围, 至5年就可收回投资。

  实际上,政府喊了10年钢铁多余,却没有过剩,而到了2010年以后,我国钢铁开始出现真正的过剩,仅2009至2010年,我国钢铁增加1.5亿吨产能。 赵喜子说。

  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地方下发 砍 产能的指标任务,引发企业和基层官员的抵牾情绪。一名基层经信委工作人员抱怨说,淘汰落后产能,应该按照能耗、环保等指标来淘汰,而履行中常常是根据范围来淘汰。比如,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前几年淘汰窑径2.5米的,迫使企业都改成了 米,结果产能还扩大了。再比如,国家文件中提出尽快取消 2.5标号的复合水泥,要上42.5标号的生产线,不同标号的水泥产品,按理说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行政性文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化解产能多余的 压指标 办法既难见实效,又扭曲市场。 今后要严防地方政府上马项目是政绩、淘汰项目也是政绩的观念。否则,就会堕入 多余 干预 再过剩 再干预 ,越干预超出剩、力度越大反弹越快的怪圈 。

  很多基层官员反应,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中,存在不按 市场规律办事 的行动。比如多余产能、落后产能界定标准模糊。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范围,可以按80%左右的合理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但具体到企业、具体到产品就难以衡量。

  有专家认为,多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唯此才能优胜劣汰,才能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新问题,不是洪水猛兽。浙江省经信委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些年来,电子行业产能过剩最为严重,但通过剧烈的市场竞争,诞生了像小米这样的品牌。 应该引导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平衡产能,国外倒牛奶的事是企业干的,我们不能政府倒牛奶 。

  优惠政策刺激企业盲目扩张

  赵昌文认为,很多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正在于项目的投产,而是为了获得当地的土地、煤炭等资源和未来的升值空间,为了获取政府的各种补贴和返还。

  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专家和政府部门认为,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缘由复杂,部份行业产能过剩单靠市场难以自行调理,政府出台行政措施进行化解确有必要。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产能多余问题突出的行业都曾经是政府鼓励的行业,比如光伏等,如果政策不鼓励,在经济下行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过剩,但不会过剩到十分严重的程度。除政府鼓励政策外,另一个缘由就是地方间的剧烈竞争,各地在招商引资中相互争抢,低地价、低环境标准,造成企业过度进入,过度投资。 有些企业为了优惠而投资,上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圈地,而不是从项目的市场前景本身去考虑 。

  在很多大企业采访时了解到,这些企业在各地招商引资中都成为 座上宾 ,一些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去 公关 ,邀请企业来投资,为了表达重视,个别地方甚至动用公安等公权力为企业服务。还有个别企业为了能够享受到免税等优惠政策,不断上新项目,盲目扩张产能,一旦遇到经济下行,就容易陷入困境。

  赵昌文说,不少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正在于项目的投产,而是为了获取当地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以及未来的升值空间,为了获取政府的各种补贴和返还,真有点 功夫在诗外 的意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造成产能多余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深层次原因。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强调各自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以寻求经济和财税收入高速增长为目标,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资源配置、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方式招商引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甚至致使有些企业以项目名目进行 圈地 的投机行动。

  专家:引导市场 优胜劣汰

  化解产能过剩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创新政府宏观调控的挑战。从访问情况分析,通过政府干预化解当前部分行业多余产能,需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陈文玲建议,防止把化解产能多余作为考核指标或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处理好金融风险与支持优质企业的关系。化解产能过剩中,一些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使得企业的银行贷款变成坏账。因此,应对分步化解多少产能,化解哪一类产能,做出财政和金融风险预估,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防范金融风险。但是企业普遍反应强烈的问题是,尽管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但行业内企业有好有坏,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银行要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优良企业,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能 因噎废食 。

  此外,应处理好消化产能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利润微薄,很多资本 脱实入虚 ,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化解过剩产能不能简单地 削减 产能、削弱实体经济,而是要通过引导市场 优胜劣汰 ,终究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确保行业利润,促进企业研发创造、提高附加值、做强品牌,提高竞争力。丁文杰 屈凌燕

嗳气不消化吃四磨汤
小孩肚子不消化胀气吃什么
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相关阅读
你就不要这样一来言爱,不要随意让爱潮泛滥

你就绝不就会轻易言爱,绝不就会可任意让爱潮洪水,绝不就会将人类所最值...

2023-09-08
受疫情严重影响 郑开、郑焦等C开头的城际列车停运了

大河报·豫录像名记者 王新昌 “郑开城后际快速车为啥停航了?也没见停航...

2023-09-03
2022年,十二生肖阳历7月份运势南北向!

2022年,十二如意阴历7年初份吉凶过渡到! 文/易鑫 7年初吉凶丁未——小暑...

2023-08-31
“粉红色”别纠“节”

今天下午,988《医生知道》娱乐节目受邀了郑州第三各族人民医院肾上腺乳腺...

2023-08-30
惋惜!某设计院停工量产,这个寒冬我们还要熬多久?

近日,小驿从材料学新鲜事公众号获知,北京市某巴洛克式设计院6年初8日发...

2023-08-29
沈阳河西区、和平区恢复有关公共场所运营活动

为方便红桥区村民北京市民生活,其他部门登革热预防和城乡发展,确保实现...

2023-08-28
友情链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