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批评过好几位自己的弟子搭配

回转窑设备2020年05月31日

孔子批评过好几位自己的弟子:昼寝的宰予,被痛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冉有“助纣为虐”帮季氏敛财,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他们俩挨骂,一个是不好好学习大白天睡觉,一个是违背了老师的“道”,所以孔子骂得很凶。至于子路,挨骂的次数就更多了。但是我们看即使这些弟子犯的错误很大,很多,孔子也没有骂他们是小人。难道就因为樊迟问了两个“不识时务”的问题就被老师骂做小人?抑或樊须的做人真的有什么问题?

一、樊须小人乎?

樊须曾被孔子“骂”为“小人”,是因为: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杨伯峻老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译注: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在这方面我不如老农。”樊须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那我不如菜农。”樊迟退了出去。孔子道:“樊迟真是小人,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小儿女来投奔,为什么要自己种庄稼呢?”后继学者也大抵苟同此译。吴如芝先生在《四书五经》中也是同样译为小人。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也如是说。难道真的就像诸家学者认为的,孔子就当着其他弟子的面骂了樊须小人?因为按照他们译文的现代解读,樊须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人。

《论语》中出现小人共有二十四处,现择其九处,可谓最具小人特点。如果樊须真是小人,应该具备这些特征。

(一)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色厉内荏的人应为实实在在的小人。

(二)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好好先生在孔子眼里也是十足的小人。

(三)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道听途说,四处传播小道消息的人也是不折不扣的小人。

(四)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当作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患得患失难以共事的主儿也算在小人之列。

(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花言巧语,伪善面孔,鼓舌如簧,见风使舵的小人。

(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盲从附和,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的,隐蔽的小人。

(七)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贪财好色,唯利是图的小人。

(八)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小人。

(九)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弄虚作假,文过饰非的小人。

在所有的文献当中都没有发现色厉内荏、毫无原则、道听途说、患得患失、巧言令色、盲从附和、贪财好利、严人宽己、文过饰非这些小人特征在樊须身上曾经出现过,显然樊须在做人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樊须并非小人。那么孔子所“骂”的“小人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训诂的方法,从鲁地的民俗入手,经考察就可以发现,至今山东大部分地区民风依然淳朴,特别是在孔孟的故乡,曲阜、邹城及周边地区至今古风犹存。孔子的礼乐教化历经千年传承,在今天依然可闻可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果真名不虚传。小人在鲁地的现代语词当中其意义并非一种,除了道德品质低下的一般意义上的小人之外,还有小孩子,不懂事的小辈,见识不多的未成年人,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等意思;有时候,被用作自谦的表达;有时候,则是“大人”(成年人)的对应词。这些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用法,譬如连环画可以叫作“小人书”,就是说这类书主要供小孩子、学龄儿童阅读。我们由此就可以猜测当时孔子也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感慨而已,而非成效明显。当前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要调度好资金。要积极落实公共财政投入、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税费优惠、金融支持、民办公助和财政奖补等政策破口大骂。孔夫子可能会说:“这个樊须呀,真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啊!……”如此猜测应该更符合他老人家的刚而不猛,有威仪而温和善良的长者形象。

再从孔子的性格、修养和为人师表的角度来看,如果樊迟刚退出去,孔子就在背后破口大骂,反而给人一副“背后骂人”的小人形象。那是不符合孔子性格的,他不会背后说三道四,诋毁谩骂别人的,更何况樊须是自己的学生,当面骂也没有什么。宰予“昼寝”和改“三年之丧”(《论语?阳货》)不就当面骂了嘛,冉有为公西华的母亲请粟过量也是当面受了批评的,更不用讲对子路的不留情面的训斥了。别说樊须是在问问题,即便是樊须在搞恶作剧,我们设想孔子也不会骤然发怒,骂出“小人”二字的。我们知道骂别人为道德低坪山办为比亚迪公司出口哥斯达黎加的汽车签发了一份“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下的小人,非在盛怒之下或恼羞成怒的气头上不可,可是孔子是何等的谦卑,对弟子又是何等地爱护,怎么想都不太可能发生因问而怒的事。所以据此推断,樊须非小人,孔子未恼怒。

二、樊须君子乎?

君子,即道德纯美、旨趣高洁的人;小人,则是缺德失范、卑鄙龌龊之人。然而在春秋以前,这对概念则没有道德褒贬之意,仅是对某种特定身份的指称。

《尚书?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诗经?小雅?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由此看来,春秋中期之前,君子和小人基本上是一对指称人的身份的词语,小人在这里就是未成年人,平民或奴隶。春秋中后期的孔子时代,虽然这对词语的传统含义并未完全消失,但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对概念逐渐成为一对对立的富含道德意义上的词汇。但孔子毕生景仰周公,且时常在梦中见到他,加之孔子好古敏求,推崇周礼。虽然春秋末年礼乐更加崩坏,社会无道状况更加严重,孔子曾不止一次的想寻找机会恢复周礼。可以推想孔子仍愿意沿用春秋中期以前的周礼,那么在批评樊须时应该不带有道德批判的色彩。

樊须跟颜回、子路、冉有、子贡以及宰予相比也的确是年幼无知,子路少孔子六岁(一说九岁),颜回少孔子三十岁,冉有少孔子二十九岁,宰予少孔子二十九岁,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而樊须少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最小的弟子之一。比他的师兄们小十五六岁,在师父和师兄们的眼里,樊须可不就是一个小孩子。如此说来,大概孔子对年幼的樊须不会太过苛责的,而只是不无遗憾地感叹樊须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樊迟入学较迟,在孔子归鲁之前,他在季氏家做事,还曾经参与过鲁哀公十一年的抗齐之战。冉求以其颇有智勇,而让他担任自己的“车右”,抗齐战斗中樊须表现了非凡的才识,为战争取得胜利,立下了战功。孔子归鲁之后,他大抵是在冉求的荐引之下入孔门为弟子的。由此可见他入学较晚,对孔子的思想了解和领悟远没有师兄们到位。可樊须求知心切,上进心强,又急于求成;虽勤学好问,但悟性较差,所问并不能立即消化,以至于有时还要再向年长的子夏请教。

大概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樊迟感到孔子学说于社会人生并无显而易见的实效和立竿见影的贡献,便想学一些具体的技能,和直接见效之事;也或许觉得自己与早就登堂入室的师兄们距离太过悬殊,对自己的悟性和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向“道”的信心有些动摇;抑或认为统治者也应该躬耕,而不应该坐享其成。又或许是樊须见孔子并不教弟子们稼穑耕作之事,有些好奇和疑问。总之,无知者无畏,樊迟就直接向老师请教种庄稼、种蔬菜的问题了。而孔子回答弟子的提问是有原则性的,“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荀子?儒效》)。在孔子看来社会必须有分工,各行其是,各尽其职,学稼圃不如学治国之道更有意义,樊须既为孔门弟子,就应该把学业搞好,将道德逐渐提高到仁人君子的水平,而不应他务。故对问题只答以不如老农、老圃。樊迟退出去之后,孔子不由得慨叹:樊须这个小孩子啊!(竟然不知道我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然后抓住这个机会对其他弟子进行了一番教育:“樊须年纪小,入学晚,对我的教育目的不甚了解,你们都比他年长,也跟随我这么多年了,一定要有治国的雄心大志啊。只要执政者遵行礼、义、信,百姓就都会来投奔他,国家大治还用得着亲自种庄稼吗?”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是:孔子语重心长,充满期待;众弟子也定然是频频顿首,心领神会进而踌躇满志。

此后,孔子并不因樊迟有“错”而放松对他的正面教育,在某个适当机会又告诫樊须及众弟子说: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对弟子无论贵贱贤愚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亲密团结,关怀备至,因而他也受到弟子的崇敬和爱戴。孔子曾向弟子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

“我对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若有所称赞,我一定是曾经考验过他的。”由此可知,孔子对人的抑扬毁誉,并非随意而为,轻下断语,而是要经过考验,多方观察的。惟其求实公正,才可使弟子心悦诚服,从而起到评论的实际教育作用。正如后来的孟子所说: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有这样的好老师,又得到如此的教诲,樊须就是想做小人都难。然而他受个人能力所限,终生在德行方面无所建树,在学业上也没有什么成就和特点,所以也不敢妄称他为君子。

结语:

樊须虽未名列四科高弟,但也是相当优秀的七十二贤之一。鲁哀公十一年的抗齐之战。他担任冉求的“车右”,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极具有勇武精神。樊迟思想活跃,乐知好学,经常跟随在孔子身旁,或为孔子御车,或从游舞雩台,随时随地向孔子和师兄们请教。我们今人如果认为他就是一个胸无大志、卑鄙猥琐的小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我们曾经有过错误认识,或误解过,或误读过,或想当然过,那么就应该在心里默默地向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平凡而不平庸,低调而不低贱的樊须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吧。

共 97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对于樊须,我们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那个询问了孔子两个“不识时务”的问题的人。作者的这一篇文字,更多的是从《论语》的本身,来寻找一些证据,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樊须形象。文章的观点非常的鲜明,前后的条理也非常的清晰,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樊须是不是小人?樊须是不是君子?从而得到最终的答案,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履泽【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 2 15】

1楼文友:201 -0 -2 00:15:07 问好作者,很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作者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的同时,也祝福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烟雨社团里,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有更大的进步。。。。。。。

2楼文友:201 -0 -2 00:29:09 扎实的文字,丰富的阅读量,很显功底的一篇杂文。。

4楼文友:201 - 2 :59:06 行文严密的赏析篇章,给读者带来不小的思考,好文,支持一下!

小孩脾胃虚弱吃什么
月经不正常吃什么好
女人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用药
相关阅读
请远离职场潜规则,借助于利他思维,成就职场新高度

01 什么叫其本质主义?什么是其本质尊严? 就是把正正内心一定会的,让他...

2023-09-12
怎样来使小红书给微信引流 ?

我是卢松松,点点纸片的肖像,欢迎关注我哦! 爱美的男孩子手机里一定有...

2023-09-08
三伏将至,吃好这些,随身携带你满血过夏天

丝丝太阳风三伏热,方知风露九秋凉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到三伏天心但是心温已...

2023-09-03
适合卧室的4种树,“招财进宝”寓意美好,除尘杀菌空气清新

适当隔壁的4种树,“招财进宝”取意美好,;还有杀菌湿气清新 现在人们的...

2023-09-01
奥尼尔笑了,尴尬纪录终于被打破,UGC“高光”表现篮网输球不冤

112比116,温火队在G4再度失守,以被横扫的方式则在主场遭淘汰,布鲁克林真...

2023-08-31
俗语“穷搬家,良迁坟”是何意?后一句更显智慧,对你或许有用

比如说,在东亚上下五千年之中,还给我们的人文瑰宝数之不尽。合理化令人...

2023-08-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