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热情高涨化工机械网
《中国制造2025》自发布以来,各地热情高涨。但是有业内分析,“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至少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搞清楚、弄明白。
第一是发展方向问题。方向问题*重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制造业上做文章,一些发达国家在 D打印、大数据、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不小突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是与时间赛跑。方向若弄反了或者歪了,很可能南辕北辙,让我国与机遇擦肩而过。
“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是什么?当然不能是以劳动密集为特色的传统产业。低劳动力成本曾是我国制造业的*大优势,但如今正在成为过去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开始比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高了不少。方向只有面向未来,才能*未来。从世界工业和科技发展潮流来看,这个未来就是“智能”。一方面,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络化进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根本动力,“智能”代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德国已经实现了工业1.0、2.0、 .0,正在向工业4.0迈进,而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中国,实际上很多地方连2.0都还没有完成,很多企业还是手工生产。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机会,在他国进行工业4.0的时候,还在进行工业2.0,就很可能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也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远远甩在后头。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战略看,智能制造同样是其主流方向,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战略,均是如此。在美国,以通用电气(GE)为核心,思科、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英特尔等60多家企业成立工业互联联盟,立足于全行业的信息资源,试图通过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提高设备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能耗、物耗与维护费用等,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劳动需求,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柔性与智能化水平。而德国工业4.0则是在德国高度发达的制造业、雄厚的工业软硬件系统及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基础上,着力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实现一种智能化的、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尽管美国更加注重数据和信息的利用,德国更加注重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但两者*终是殊途同归,制造业*终会走向信息物理系统(CPS)。CPS并不是简单的物联,与物联相比,CPS更强调数字世界对于物理世界的控制,本质就是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合二为一。也就是说,无论是工业互联还是工业4.0,*终都会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把握“智能”制造方向,就要清楚不是引进一套数控设备就能实现智能。比如,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这些年发展很快,但同时要看到,机器人企业的关键零部件普遍依赖进口,技术储备低,应用规模小,生产的机器人在精度、可靠性等指标上普遍低于国际品牌,大多数企业还只是限于组装制造环节,生产出的很多机器人产品也仍是没有“大脑”的机械手,距离“智能”仍有相当大距离。
第二是主体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中,谁唱主角?政府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仍是老思维,“运动员”、“裁判员”双肩挑,不仅承担起本应承担的引导、服务功能,而且直接参与具体行业企业的运营,这是很危险的现象。我国目前一些行业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政府和市场职能错位有关。市场是配置资源*有效率的方式,发展中国制造业要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对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也就是说,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征程上,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市场主导,并不是政府就没事做了。对一个前瞻性的产业,政府要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中,资金引导和扶持*必要。特别对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的“四基”要给予重点资金支持。“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其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各种财税支持引导企业着力破解这些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是合理布局问题。“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也是各地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全国的制造业水平有整体上的提升,工业1.0、2.0要向4.0迈进。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同,人才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和区位特征不同,使得各地的制造业很难出现整齐划一的发展。更要看到,无论是边陲小镇还是特大城市都上马机器人、大数据等项目,建设相同的产业园区,那很可能导致新一轮产业重复建设甚至产能过剩。因此,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行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地要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不能一哄而上;全国要编制更详细的发展规划,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在若干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上。
小儿积食什么原因孩子不爱吃饭吃什么食物好
孩子不消化怎么办
- 上一页:国重常挖成功举行2015年营销网络年会
- 下一页:钢材高端产品仍有市场化工机械网
-
酷炫飞行汽车曝光!广东科学一个中心上演“科学之夜”
2022年全国科技产业社交活动周5月21日开幕。翌日,肇庆科学研究里心举办科...
2023-10-10
-
老厨:只要“这1步”做对,比“狗不理包子”更平整好吃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飞速。上班期间,我们多数人常会选择去零食店吃糊、...
2023-09-28
-
各地十分重视婴幼儿托育服务 普惠托育园就在家门口(倾听)
核心学习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折扣创造力增进折扣年中...
2023-09-27
-
2021年平均工资公布!IT最养活,这些行业“不如意”
里面取而代之财经5月21日电(记者 李金磊)2021年少于加班费档案出炉。 其里面...
2023-09-24
-
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
每经总编:陈鹏程 1丨雄安高新区为拟万科母该公司民营企业提供“PK管家式...
2023-09-21
-
盒装豆腐比散装豆腐好?吃豆腐有讲究,这3点别过分,关乎健康
普通版绿豆比散装绿豆好?吃掉绿豆有讲求,这3点别忽视,就其生活品质 各...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