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缘由
京东拐点已至:自营占比紧缩,导流被高估
刘强东
本周一(11月16日),京东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净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52%;不过京东依旧持续亏损,今年三季度净亏损为5.308亿,净利润率为-1.2%,亏损面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至今京东已连续亏损了8个季度。
京东今年第三季度交易总额(GMV)达1150亿元,同比增长71%,相比以往京东GMV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好在仍保持在一个高速增长区间内,但未来继续下滑趋势明显,而京东第三方平台收入贡献提升,京东相应迎来新的拐点。
GMV增长率低于60%,估值将承压
对高成长性企业采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来估值没法反应企业的真实价值,由于烧钱换市场,利润是遥远的传说,而净资产与市值相比也少得可怜。市销率(PS)相对靠谱一些。更准确的是市销增长率(PSG),即市销率与增长率之比,默许的取值标准是1(小于1被低估,大于1被高估)。例如市销为3倍时,增长率为30%,则PSG为1,既无高值亦无低估。
对京东等电商,PS、PSG中的S取总交易金额(GMV)还是营收呢,在过去的四个季度(2014年Q4至2015年Q3),京东GMV平均增长率超过80%、营收平均增长率不到60%,本着估值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我们取GMV来计算。最近四个季度,京东GMV为632亿美元、市值为395.5亿美元,则PS为0.62、PSG为0.78,说明京东的估值仍有一定增长潜力。
但进入2015年后,京东GMV同比增长率明显在迅速下降:Q1为99%、Q2为82%、Q3为71%,照此趋势PSG很快会升到1.0以上。
采取PSG估值并且用GMV替换S,是对京东最优惠的估值模型。如果这个模型都显示高估,京东市值将面临下行压力。
对京东来讲,要维持现在的估值每一年季度的GMV同比增长率都要维持在60%以上。
GMV的结构悄然改变:第三方平台冲击自营
京东一向以直营电商的良好商品品质与流物服务为卖点,但直营业务毛利润率低、交易规模增长受物流能力制约。为了保持GMV的快速增长,向自营+开放平台的混合模式转型是京东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京东的策略可概括为:以直营业务保持京东特色,以平台业务扩大交易金额。2013年Q1,京东直营、第三方的GMV分别为180亿元人民币和60亿元;2015年Q3,直营、第三方GMV分别达到610亿元和500亿元,期间733%增长率分别239%和833%。
京东直营与第三方GMV
为了让用户体验不至出现突变,京东小心肠控制着第三方在GMV中的比重。2013年Q1为23%,2014年Q1为29%、2015年Q4达45%。
好比店家向酒里兑水,开始每8两酒掺2两水,后来每6两酒兑四两水,再后来是5两酒兑5两水。
京东直营与第三方GMV占比
前面的比喻也许不恰当,管理得好,第三方卖家的商品和服务不见得比直营差很多。
第三方卖家的贡献
除助力做大GMV、支持股价,第三方卖有还带来诸多经济效益。
首先是增加营收。近年来,京东为第三方卖家提供服务产生收益占营收的比值迅速提升。2013年Q1为2.9%,2015年Q3为7.9%。这部份营收与第三方GMV的比值就是站变现率,2015年Q3为7%。
京东服务收入占比变现率
第二是拉高毛利润率。自营模式下,出售商品的总价被计为营收,采购价被计为成本,差价扣除平台运营费用就是毛利润。以4000元的价格销售1台进价3600元的电视机,再摊50元直接运营成本(系统运营、维护,带宽及直接人工等),则营收、毛利润分别为4000元和350元,毛利润率为8.75%。如果第三方卖家在京东平台销售一台4000元的电视机,京东按7%费率收取280元佣金,再摊50元直接运营本钱,毛利润230元,毛利润率为82.1%。
因而,京东的毛利润率随着第三方GMV占比的提高而提高。2012年Q1为7.5%,到2015年Q3已到达13.8%。大型公司毛利润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都很困难,第三方卖家却在不四年的时间里让京东的毛利润率翻了将近1倍。
京东毛利率
第三是贡献毛利润。虽然2015年Q3第三方服务营收占比仅为7.9%,但对毛利润的贡献率达40%到45%(假定第三方服务的毛利润率在70%和82%之间)。
第三方业务毛利率贡献率
虽然第三方卖家的贡献这么大,但在GMV中占比到达45%已经接近极限,超过50%后,京东还好意思打着自营电商的旗号吗?
拐点已至?
1.核心业务未与苏宁拉开距离
GMV是定义是报告期间电商平台全部定单金额的总和,不论是不是成交、有无退货。以2015年Q3为例,自营业务GMV是613亿元、体现在营收的金额是406亿元,成交率66%。而2014年Q1为70%,2015年Q3降至66%。
自营业务成交率
自营业务成交率仅为66%,第三方卖家有可能只有60%,乃至更低。那么1110亿GMV中有400多亿并未真正成交。
2015年Q3,京东3C、家电销售产生的GMV是568亿(大于406亿的自营GMV,说明其中包含第三方卖家的贡献)。同期苏宁营收为305亿,相当于京东核心业务真实GMV的81.6%(因自营业务的成交率也只有66%,故挤掉34%的水份)。但京东3C、家电业务中包括第三方卖家,而苏宁全是自营。
苏宁同时与京东、阿里开战的情况下,京东的核心业务没有与之拉开距离。苏宁与阿里结盟后,对京东构成有效牵制的能力绰绰有余。
2.、入口作用被高估
从2015年Q1开始,京东季报开始公布年活跃账户数(Annual active customer accounts)替换季活跃账户数(Annual active customer accounts)。前者的定义是过去12个月内最少购物一次的用户,后者是本季度至少购物一次的用户,前者的范畴要大得多。
根据京东财报,2013年各季度活跃用户分别为1660万、1960万、2210万和2770万。而2014年度活跃用户数为4740万。而2013年度活跃用户数为Q4季度活跃用户数的1.71倍。
2014年各季度活跃用户户数分别为3340万、3810万、4610万和5470万。而2014年度活跃用户数为9660万为Q4季度活跃用户数的1.77倍。
2015年前3季度,过往12个月活跃用户分别为1.05亿、1.18亿和1.32亿。
根据以上数据近似还原出东京各季度活跃用户数。从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2013年Q4活跃用户数出现停滞,从2014年Q1与腾讯合作以后才重拾升势。但到2015年Q3环比增速不到12%,绝对数不过7330万户。
截至2015年3季度未,、用户分别达到8.6亿和6.5亿,一个季度才给京东增粉770万,效果不算理想。但没有与腾讯的合作,下面这张图会更难看。
季度活跃账户
3.人均消费增长乏力、客单价走低
假设第三方业务成交率与自营相同,用挤掉水份的GMV除以季度活跃账户数及履行订单数,得到户均季度消费及客单价。
从下图可以看到,京东户均季度消费增长缓慢。2015年Q3为1004元,同比增长1.7%(低于阿里的2%)。
户均季度消费
在人均消费增长乏力的同时,客单价一路走低。从2012年Q2的300元,降至2015年Q3的223元。明显,主要原因是非家电品类占比的增加。
客单价
4.范围不经济
扩营收、抢份额,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是许多公司爱讲的故事,但京东的长大并没有体现规模经济。
先看京东引以为傲的自营物流。2015年Q3,自营业务营收为406.4亿,相当于2013年Q2的233%。规模成倍扩大,物流成本占自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却从5.8%长至8.5%。
物流成本占自营收入的比值
再看市场、研发、行政费用占营收的比值。从2015年Q3,营收为2013年Q2的2.3倍,但3项费用占比却从2013年Q2的5%升至7%。
市场、研发、行政费占营收的比值
应当说京东的成本控制相当好,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各项费用占营收的比值却一路走高,盈利依然遥不可及。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杭州中医妇科医院
武汉博仕肛肠医院丁立军
36小时长效治ED
孩子积食的症状
孩子营养不良的表现
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功能性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法
月经量多可以吃什么调理
- 上一页:乐视小米从期货到现货网络
- 下一页:宿舍是不可能核平的第10关怎么关第10关柔软
-
“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奋力
近日,中央网信复均是由进行“清朗·2022年迭代综合治思”专项行动,监控处...
2023-10-10
-
此人勾引阎婆惜,将宋江逼上梁山,宋江为何不处置他?
在小说《水浒传》当中,有很多水性杨花的女人,比如武大郎的侄女潘金莲、...
2023-09-28
-
为吃榨菜也是拼了?吉利&孚能科技12GWh电池项目动工
为吃榨菜也是拼了?大黑&恩能高科技12GWh充电电池工程项目开工 5年初19日...
2023-09-27
-
刚刚,公募基金管理人新规落地!最新理解来了
中国该基金会报记者 李树超 商业性该基金会管理机构人于本来了! 5月初20日...
2023-09-24
-
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平安保险美兰空港(00357)49.3万股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7同年5日,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年末美兰空港(00...
2023-09-21
-
熬猪油时,学会“2没用3多放”,保证猪油又白又香,不腥不发苦
熟砂糖时,研习“2不捡3多捡”,尽可能砂糖又蓝又润,不腥不发苦 大家好,...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