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通讯设备依然只是概念1新时代
可穿戴通讯设备依然只是概念
在刚刚闭幕的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以及同一时间在京举行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可穿戴设备成为热点,其大多与智能连接,不仅移植了的短信等基础功能,还实现了部分移动互联应用。业界指出,因技术难题未突破,应用及市场培养期较长,未来五年内可穿戴设备恐怕难成气候。
智能概念遭热炒
一般来说,智能可穿戴通讯设备是指穿戴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便携式设备,它不仅仅是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智能化。
近日,在由国内创新者社区极客公园举办的创新大会上,北京商报看到,仅智能手表、手环就有十几款产品展出,大多是来自北京、深圳、杭州、青岛等地的创业团队,它们往往借助App(应用软件)、蓝牙或NFC(近场通信技术)等方式与智能相连,作为智能的第二屏或配件功能。
此前,包括三星、索尼以及盛大果壳、TCL、金立均已在国内市场发布了智能手表产品,将的接打、查看短信、拍照、定时提醒等功能移植添加至智能手表上。
对此,北京一家从事智能手表研发的土曼科技联合创始人钱江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坦言,不同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具有碎片化、多元化的特点,由于手表的用户群广泛,同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首个热门战场。
而以Jawbone UP手环为代表的智能腕带则主要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自身健康、运动日益重视的趋势。除此之外,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旗号还进一步扩展至体重秤、血压计、居家灯具等领域。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厂商所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实际还只停留在智能的基础功能的延伸,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市场要规模发展,其背后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应用生态等的支撑,而显然大多数厂商还并不具备条件。
技术可用性不成熟
可穿戴设备是近来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在消费市场上却并未受到青睐,这是因为其可用性远未成熟,技术难题、应用生态等问题都并未解决。
博思咨询CEO龚斌指出,当下来看可穿现在当地钢厂的表现要好于年金融危机时期戴设备的可用性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就操作方式而言其依托的仍是触控操作,一些手势体感操作、交互操作等方式在智能、平板电脑上运用得不尽如人意,更遑论可穿戴设备。
此外,电池续航能力成为智能设备的重要短板。北京商报从多家从事智能手表研发的厂商处获悉,产品的电池最多能维持两天的使用,用户往往需要一天充一次电,这并未给生活带来便利。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芯片厂商提供超低功耗的处理器支撑,但目前还很难实现。
不少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辐射问题提出质疑,因可穿戴设备长时间与人的皮肤身体直接接触,或对人体的辐射危害要高于智能。尤其有多家厂商针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推出的可穿戴产品,如定位防失踪、健康监测等,如何将辐射危害减少到最小也是摆在硬件厂商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需要全新的生态系统支撑,需要一个适合可穿戴设备特性的开发平台,扩充应用数量和质量,而要建立这一系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观察人士指出,科技巨头苹果较早就开始研发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甚至聘请时尚界、奢侈品界的一些专业设开平创新中心仍然围绕 “一个平台计师,希望将可穿戴产品打造成能够与人的服装、形象融合的时尚产品,但直到今天也并未推出产品,这一方面表明了苹果并未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保持谨慎态度。
用户市场培养期长
万事不俱备,东风却吹起来。龚斌如是形容当前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他指出,现在这一领域资本市场和硬件厂商很热情,但市场的最重要一环消费者却很冷淡,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说可穿戴设备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需求并不强烈。
对此,北京商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也随机采访了50多名消费者,他们生活背景、职业类别、年龄等各不相同,有超过60%以上的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等表示不感兴趣,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不需要。
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张先生直言:智能手表的作用基本与重合,就拿拨打接听来说,对着手表打总感觉怪怪的,通话质量也不一定能保证。其他像玩游戏、拍照就更不如智能的体验更好了。
可穿戴设备对大众消费者并无太多吸引力,只是局限在极客等非主流的科技发烧友或者时尚方面相当小众的市场中,而大众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产品的认知、接受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乐观来看这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据前不久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发布的统计数据预测,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是2013年的10倍之多,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爆发。然而在此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阶段。
另有专家认为,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商业模式不清晰,涌入这一领域需要资金、研发人员、技术资源的强力支撑,一些盲入投身其中的中小型团队,要想维持下去困难重重,或将沦为市场的炮灰。
北京商报 曲忠芳
手记
应用软件匮乏成最大短板
目前,可穿戴通讯设备之所以难落地,最大的难题是缺少足够的应用软件支撑。
从三星、索尼以及国内的盛大果壳、TCL等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来看,用户可使用的应用软件仅有几百个,即使现有的一些应用也大多是从智能端移植过来的,或者仅是基于传感器的简单计算形成的,如跑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热量、睡了几个小时等等。
正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当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仅是作为智能的附属衍生品,或者配件产品而存在的,这一定位决定了这些可穿戴设备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由此用户的反映是可有可无。
业内专家指出,发展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决定未来可穿戴设备市场爆发后,谁能占据制高点的关键。
前不久,英特尔已砸出百万美元吸引全球开发者,不难看出,错过智能大潮来袭的英特尔自然不想再失去可穿戴设备的机会。对于国内许多涌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众多厂商来说,也应重视生态系统的打造,若只是一味地复制移植智能的功能和应用,恐怕将很难维持下去。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四川白癜风好的医院经前期综合症的女人如何治
八个月孩子拉肚子
老年人风湿骨痛用什么治
-
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引领新辉煌——中国体育十年间
上大公报成都4月27日电 题:蓬勃演进,体育类制造业迈出上新辉煌——华南...
2024-04-16
-
广西崇左警方查获两起特大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
犯罪行为肇事者亲眼看到。 云南省向警方供图 中新网云南省4月19日电(凌敏 ...
2024-01-02
-
李宗原 ‖ 节日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香港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
李宗原,1968年生于烟台平邑。号小石头、吉原别号。1999年就读于于沈阳矿业大...
2024-01-01
-
率先8个风华音乐大师工作室落户宁波大学
十一号8个风华古典作曲者游戏公司落户嘉兴大学 近日,嘉兴“古典音乐之城...
2023-12-31
-
美国“双雄”崛起!波音星际客船事与愿违对接国际空间站,意味着啥?
国际上太空梭的独立自主性每个人都发觉吧,它的确是造就了生命的奇迹,并...
2023-12-15
-
中国建设银行研修中心华南研修院副院长李保奇接受审核调查
央视网谣言:7同年6日,中央纪委国内段宜康发布,中银讲授中心华南讲授院...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