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内地读者对台湾文学有了进一步了解美食美食

铸造及热处理2021年01月08日

周梦蝶

台湾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辑几年前面世后,曾经让内地读者对台湾文学有了进一步了解。除了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大众读者也许都是第一次知道周 梦蝶、王文兴和杨牧这三位同样在台湾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近日,本报获悉《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二辑按计划也将于今年推出,这次除了林文月、白先勇、洛 夫和香港作家西西,不少读者对黄春明和痖弦还是相当陌生。这不禁让很多人好奇:究竟台湾文学的完整拼图还有多少是内地大众读者仍未看到的?围绕这些问题, 近日本报专访了相关学者和。

文学成就与大众影响

关系微妙

黄春明。 (资料图片)

痖弦。(资料图片)

林文月。 (资料图片)

白先勇。CFP供图

西西。 (资料图片)

洛夫。 (资料图片)

周梦蝶、王文兴、杨牧、黄春明和痖弦,当这几位台湾文学大家的名字出现在两辑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时,很多内地读者顿时深受震撼,惊叹原来“岛屿” 还有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在内地文学圈里早有名气,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见到其人其作,而这也恰恰折射出台湾作家作品在内地读者群中仍存在一定 程度上的“陌生”。

对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申霞艳认为,相对于白先勇、洛夫等,黄春明和痖弦知道的人的确更少。“文学传播不仅跟政治和时代因素有关,也跟艺术技 巧和审美趣味有关。比如黄春明在台湾本土文学史中地位很高,成就很大,是乡土文学运动的最重要的代表,但在内地出版的东西并不多。”申霞艳表示,这主要是 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痖弦与黄春明的情况不太一样,痖弦是台湾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流传却不如余光中、洛夫广泛,“我觉得可能诗歌传播主要还是韵律的原 因,朗朗上口的诗歌容易传播。现代诗往往追求难度而不讲究韵律,流传就会受影响。总之,文学成就跟大众影响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那么,当下内地引进台湾文学作品出版处于一种怎样的状况?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艺文馆主编杨静武在2009年左右开始真正关注台湾文学和出版,的 第一本台湾作家的书是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这几年来经他的台湾作品还有骆以军的《西夏旅馆》、张大春的《大唐李白》、唐诺的《尽头》等。他告诉本 报,有几点或许值得注意:第一,像张大春、朱天心这一辈的实力派作家,作品相对来说比较多、比较完整地被介绍给内地读者。第二,也有一些不太出名的年 轻作家的作品也陆续地在内地出让复谈更为顺利。他表示版。第三,目前两岸的出版速度趋于同步,有一些书在台湾刚刚出版,在内地就可以紧跟着出版,甚至是两地同时出版。“这三方面 是比较可喜之处。但是相对而言,不管是像白先勇那老一辈的作家,或者70后、80后的年轻一代,事实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台湾作家作品仍没有在内地出版,或者 出版了一两部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

靠书籍出版

很难推动文学传播

谈到内地读者对台湾文学的集中了解,则不得不提到这十年来掀起的一阵“港台文学热”。在这股热潮中,朱天文、朱天心、蒋勋、张大春、骆以军、舒国治、杨照 这些作家都让内地读者如追星般地捧了一阵。杨静武指出,近年由于资讯的发达和便利,内地的出版社和台湾的出版机构洽谈业务,抑或对资讯的捕捉可能更为迅捷 方便,这有利于出版更加顺利进行,或者说促使台湾作家作品在引进内地过程中相对多一些。

“港台文学在内地的传播也许与他们本土的传播不太一样。我们阅读港台文学与阅读其他域外文学不一样,首先我们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所以我们对同胞的生活感兴 趣,其次他们的文学又有一些与内地不同的因素,他们受西方文学影响更大。基于历史原因,我们很希望从台港文学中窥探到某些内地文学未来的模样。”申霞艳认 为,港台文学的热与冷都是相对而言的,随着两岸的联系日益频密,双方的出版和交流一定会加强。

“对于台湾作家来说,进入内地市场得到认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写作虽然是为自己的内心,但读者的回应也会激励作家,人到底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内地的‘港台文学热’也会促进台湾作家的创作,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视野,面对更复杂的人生。”申霞俄美在太平洋举行的联合反恐演习进入主要阶段艳说。

然而,杨静武站在出版角度,对这股“港台文学热”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并不认为这会对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内地的传播能起到怎样巨大的作用。“现在传播渠道非常 多,尤其是在络时代了解资讯非常方便,仅靠一些书籍的出版来推动传播实际很难,只能说出版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则是提供读者更多阅读的可能性,感兴趣 的读者可能比较方便地阅读到喜爱的台湾文学作品,而其他真正感兴趣的读者亦有可能从其他渠道看到这些作品。”

杨静武表示,作为一个图书,他看到很多出版从业者,包括和营销人员,都在非常努力地做相关工作,虽然出版上谈不上什么“繁荣”,但这些年来,除了 越来越多的港台文学作品被引进内地出版,同时还有拉美文学、欧美文学等作品。“在整个大的出版潮流之下,港台文学作为其中一个板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注意。 所以,一些港台文学引进出版是当下出版行业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状况。”他强调,如果要说“热”,事实上这十年来也有很多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被引进中国内地 出版,它们可能比较分散地被谈到,而台湾作家的作品则被大家相对集中地关注。

高品质作品位于金字塔尖

尤要一提的是,尽管“港台文学热”曾经拉近了内地读者与台湾作家的距离,也推动了一批台湾文学作品在内地的出版。但是,随着近两三年来这股“港台文学热” 的降温,曾经备受读者青睐的几位台湾作家“幸运”地被渐渐深入了解,但实际上还有大多数“应该出名”的台湾作家却不像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等少数作家一 样享受同等“接受待遇”。申霞艳最近写了篇谈经典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文章。她告诉,通过研究,发现文学作品的流通、传播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台湾 有很多像周志文这样写了很多作品不被大众知道的作家,内地也一样。我有时上课给学生推荐一些很有潜质的年轻作家,学生也不知道。我想这种情况很普遍很正 常。一般来说,关注当下关注现实的作品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追求唯美追求叙事难度的作家只能在专业圈子里获得掌声。而影视改编等也会影响文学的传播。台 湾最近依格言、吴明益、王聪威等青年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舞鹤等作家也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申霞艳说,总的说来,大家的精神生活多样化了,受影视络 的冲击,花在纯文学上的时间减少这是难免的。而在欣赏纯文学作品时,我们往往有个由近及远的过程,比如先看自己朋友的、邻居的、认识的作家的,再看他们推 荐介绍和翻译的。

对于台湾文学作品引进内地出版这个问题,杨静武指出,如果从广泛的文学范畴来讲,像琼瑶、三毛、朱德庸、痞子蔡等作家的作品都算是曾经得到大范围的传播。 但是,如果要说有一些作品的传播没有达到一个很大的范围,这跟文学属性有关。在他看来,因为很多台湾作品是高端严肃的文学,而真正高品质的文学作品是位于 金字塔尖的。“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作品,越是在塔尖,实际上其接受程度有时远远不够,所谓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一直是少数中的少数。”杨静武强调,从出 版角度来说,把台湾文学孤立凸显出来看并没有多大的必要。

(:葛润)

白内障
内江白癜风治疗医院
湖州医院男科
相关阅读
高精地图受到限制了自动驾驶“进城”?

本文来自腾讯政府部门号:货车中的台(ID:autoreport),编者:于杰,题左图...

2023-10-10
库里:一切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拓展 身体感觉很好&一切都很好

乌达:一切都在朝着恰当的一段距离拓展 肌肉仿佛较好&一切都较好 播送吧...

2023-09-28
匀质自保温砌块生产厂越来越受欢迎,天意机械匀质自保温砌块设备

匀质自贮存砌块生产厂线还包括烘烤加压种系统、近地点轮渡种系统、脱模管...

2023-09-27
西藏矿业: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联合行动人藏华工贸拟注销

西藏矿业5月20日告示,该公司收到控股债权人西藏矿业国有资产经营不善有限...

2023-09-21
外地产豆奶外包装呈阳性、部分流入早餐店:镇江急寻接触者

外出生产的豆奶、午餐奶送到苏州后被查出外包装一新冠大肠杆菌呈特征性,...

2023-09-19
深一度|白发苍苍的蒋兴权举起冠军王鼎,真传杨鸣谢师报恩

四年当年,守门员杨鸣第一个捧起总打进桂冠,除了视先为徐根宝“首轮一秒...

2023-09-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