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定位是中医西化的突破关键节能
科学定位是“中医西化”的突破关键
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主导着中医学术的方向和阵地,使中医在自己的故乡举步维艰,生存势微。专家指出,科学定位是中医西化的突破关键,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首先,中医学必须坚守自身的科学原理及其特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李慎明在《中医药立法重在破五化》一文指出: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已经普遍存在。
中医缘何缺乏科学定位
从行业自身讲,习惯于用行政方式推进与管理学术,忽视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与临床地位。对于中医学的科学定位,至今中医界人言人殊。
中医学术管理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及其习惯影响直接相关。在计划经济时期,不论学术还是事业,人们总是习惯地向上看,中医学术这种专业人员分内的事,又总是以推进中医事业方式,由行政来领导、号召、规划、管理。所以,专家的特长与被淡化了,中医自身的学术特色与科学原理被忽视了,长官意志代替学术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传统中医者强调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应当相互尊重团结一致。中西医结合是用西医实验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改造中医,其结果是导致中医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彻底消亡。而中医西化者则强调西医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全世界公认的主流医学,认为中医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地区的传统医药一样,只不过是经验疗法或经验医学而已,不重视甚至不承认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技术体系。从科学学、软科学来看,这种违背常理的职能规定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其根源是,当时并没有从基础理论的源头上,真正搞清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也就是说,没有在中西医比较的前提下,明确中医的科学定位。
制定中医科学发展战略
时下,应就中医我是谁、西医它是谁,中医我是怎么来的、西医它是怎么来的展开一场讨论。只要把这四个问题分辨清楚了,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学这两个提法就会无缘面世,更遑论把中医西化美化为中医现代化、创新、发展云云。因为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可通约性的医学科学体系,两者不可能用相加的方式捏合为一种医学科学体系,也不能用中医同化掉西医,或者用西医同化掉中医。就像人们不能用哲学同化掉化学,或者用化学同化掉哲学一样。
从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首先,必须坚守中医学自身的科学原理及其特色。不论规划中医学术发展,还是研究中医事业管理,始终要将中医的原理与特色作为不可动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科学学、软科学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在研究讨论问题或困难时,要问题、原因、出路三方面综合考虑,以原因分析为重心;在研究讨论未来发展时,要历史、现状、未来三方面综合考虑,以历史研究为重心;在研究讨论发展战略时,要上策、中策、下策三方面综合考虑,以上策为目标,以中策为底线,以便能有效地保证中医在自身科学原理下的健康发展。
中西医结合十种提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流行的中西医结合提法或解释有如下内容:把创造新医学、新医学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临床上的中药和西药并用,或者中药和西药的杂投,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运用西医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的科研,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运用西药的理论与方法对中药进行西药化的研究,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教育上中医课程和西医课程双管齐下,混合安排的做法,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管理西医的思路和方法,用来管理中医的做法,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懂得西医,又懂得中医的医药工作者,称之为中西医结合人员;把先学西医,再学中医的西学中工作经典的仙缘组合者,称之为中西医结合的力量;把中西医结合,称之为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把运用还原性研究方法经过西化的中医,称之为中西结合医学。
以上这10种提法,都是由中西医结合这一提法包装而来的学术性口号。在缺乏中医与西医科学定位的前提之下,任何一条学术口一边是像谢小姐一样苦等的士的乘客号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容易让人联想到,轰轰烈烈的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原本是一场找不到起跑线的田径运动。
走出中医复兴之路
2009年国务院关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三定方案中,中西医结合已不在中医药管理局的基本职能之中。因此,进一步澄清中医西化的盲区,无疑成为摆在学术界面前的首要任务。
半个月之前,世界顶级的美国《科学》杂志专门给中医弄了个专刊的消息,作为喜讯在国内不胫而走。该专刊中所载的几篇论文,基本是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验证、解释、改造中医的代表作。如果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医,率先介绍的应该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内的原汁原味的中医内容,而不是变异为西医味的东西。如果想让中医走向世界,更应该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内的原汁原味的中医,因为西医味的东西人家早就有。如果希望中医与世界接轨,应该知道中医学之轨从古到今就在中国,而不在西方。如果说是为中医走向世界而铺轨,那就应该铺中医之轨,走中医之路,而不能将中医之轨改为西医之路。
中医事业是一种文化产业,国外没有可供参照的经验,跟着西医走则因为缘木求鱼而误入歧途。因此,推进中医学术进步,驱动中医事业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从中医科学原理中探求中医学术发展的科学道路与事业管理的科学方法。遵照中医学术发展的科学道路与事业管理的科学方法,求得中医学、中药学的复兴与发展,方能对得起人民大众防病治病的需要,方能对得起时代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彻底颠覆了民族文化自卑症的百年沉疴,首先应纠正困扰中医发展的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同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把握这一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机,推进中医获得更深入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用科学束缚中医恰似削足适履
空调维修价格贵港哪里有白癜风医院
痔疮
- 上一页:黄酒做菜做法大全节能
- 下一页:肾结石会变尿毒症吗节能
-
你就不要这样一来言爱,不要随意让爱潮泛滥
你就绝不就会轻易言爱,绝不就会可任意让爱潮洪水,绝不就会将人类所最值...
2023-09-08
-
受疫情严重影响 郑开、郑焦等C开头的城际列车停运了
大河报·豫录像名记者 王新昌 “郑开城后际快速车为啥停航了?也没见停航...
2023-09-03
-
2022年,十二生肖阳历7月份运势南北向!
2022年,十二如意阴历7年初份吉凶过渡到! 文/易鑫 7年初吉凶丁未——小暑...
2023-08-31
-
“粉红色”别纠“节”
今天下午,988《医生知道》娱乐节目受邀了郑州第三各族人民医院肾上腺乳腺...
2023-08-30
-
惋惜!某设计院停工量产,这个寒冬我们还要熬多久?
近日,小驿从材料学新鲜事公众号获知,北京市某巴洛克式设计院6年初8日发...
2023-08-29
-
沈阳河西区、和平区恢复有关公共场所运营活动
为方便红桥区村民北京市民生活,其他部门登革热预防和城乡发展,确保实现...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