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易引起糖尿病对抗肥胖别犯4错误节能
肥胖易引起糖尿病 对抗肥胖别犯4错误
长期以来,有些人总以为只要长得腰圆体胖,就意味着营养良好。其实,肥胖并不等于营养良好,它与消瘦一样,都是营养障碍所致,二者所不同的仅是体内脂肪贮藏的多少。肥胖不仅是体内脂肪过剩,同时也存在着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如许多肥胖的儿童,体内常常伴有铁、钙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软骨病等多种营养缺乏性疾患。
肥胖易引起其它多种疾病
肥胖易导致各种血管疾患。身体肥胖的人除了皮下脂肪堆积过多之外,内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内也都堆满了脂肪,所以容易引起多种血管疾患,特别是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正常人的1.5至3位。而且,肥胖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血压升高也越明显。严重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达50%以上。相反,如果采取种种减肥措施,使体重减轻,血压也会相应地下降。
肥胖易诱发糖尿病。虽然不能说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对糖尿病的诱发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许多资料证实,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发病率越高。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肥胖引发的疾病,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肥胖体型。几乎所有的肥胖者,空腹血糖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升高。
肥胖易引起运动系统疾患。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等运动系统,特别是对脊椎和下肢是一种额外的负担。骨骼、关节等组织长期支撑过重的体重,犹如每天扛着多余的东西,久而久之,必然积劳成疾,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肥胖易引起其它多种疾病。肥胖的人由于血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胆汁浓度相对增加,再加上腹部脂肪的压迫,胆汁排法障碍,最易引起胆结石。同时,肥胖者往往伴有肝脏内脂肪堆积,易引起脂肪肝、肝硬化。肥胖的人易患湿疹、寻常性牛皮癣、毛发角化症、脂溢性皮炎、黑色棘皮症、皮肤萎缩纹、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皮肤病。此外,高度肥胖者,还常有精神异常,轻者表现为苦闷烦恼、重者可引起感觉就是考量竞争度的一个指标。例如、运动障碍,肌肉痉挛抽搐,站立和行走不稳,甚至造成自杀。
减肥避免犯下这4个大错误
1、吃得太少:饮食的误区不仅表现在你吃得太多,也表现在你吃得太少。在晚餐的时候如果吃得太少的话,稍晚一点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异常的饥饿。这时候你就会去吃巧克力饼干来弥补,那么你白天所做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一定要吃得均衡,吃得满足,通过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来维持身体所需,而不是靠厨房里储存的包装食品在睡前来填补饥饿。如果你在吃得健康的同时,仍喜欢吃点小零食的话,可以选择健康的夜间零食,才不至于打破你的热量平衡。
2、吃得太多:节制一整天的我们,可能在晚餐的时候,吃了一顿不够,还想要吃第二顿、第三顿。为了避免在晚餐的时候吃得太多,确保在白天的时候你一定要吃好吃饱。然后在晚餐的时候,你才可以慢慢的享用,不至于狼吞虎咽,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自己的胃感觉吃饱了。将剩菜剩饭都收拾好,避免你不自觉的想从盘子里夹走更多。通过这样类似的手段可以防止在晚餐的时候吃得过多。
3、蔬菜太少:蔬菜具有低热量,能使你在填饱肚子的同时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餐盘里仅有少量的绿色蔬菜,却有着更多的高碳水化合物的话,那么是时候重新组合你的餐盘了。饭前可以先食用沙拉来帮助我们控制饥饿感,当进食吃主食的时候,确保盘中的大多数都是蔬菜。
4、喝得过多:不管是橘子汁还红酒,这些瓶子里饮料的能量同样是要累加的。确保不管这个癞蛤蟆是从那里来的在饮用的过程中控制卡路里的含量,适度饮用,不要不断的添加而没有了控制。
小孩子健脾吃什么药复方鳖甲软肝片全疗程用药多少钱
小孩子不消化吃什么药
- 上一页:老人常吃不生病的五大食物节能
- 下一页:小儿厌食应该吃什么药节能
-
小圆脸有多显胖?当谭松韵与baby同框,看清脸部照,让人不敢信
小圆脸有多显胖?当谭松韵与baby同框,注意到身躯照,让人劝信 昨日,由谭...
2024-10-21
-
苏州大学和河海大学,谁的统治力更更胜一筹?
相信大家在前不久的报考里,也是绞尽脑汁,反复相对所选全国高校里哪所全...
2024-09-27
-
新丽将翻拍《华胥引》,女主人选正在接洽金晨和惠,让人期待!
2011年选集的由唐七公孙编著的《华胥引》长期都有着超以致于高的同类型与...
2024-08-31
-
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走入DQ在海岸城的新近门超市 流泪满脸问号,这真的不是潮牌超市吗? 润酷...
2024-08-18
-
广西红十字会乘首趟南宁援沪专列抵达上海
4月18日21时18分,由南宁方向转车的首趟助战沪列车G1502次抵达北京始发站,车...
2024-07-26
-
上海11万初三同学重回校园
以前,广州11万名初一年级师生重回大公立学校园。“这届初一师生更不容易...
2024-07-25